2月26日,北京昭衍新藥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HK:06127,下稱“昭衍新藥”)在港交所掛牌交易,發行價為151港元。在此之前,昭衍新藥已在A股上市。
資料顯示,昭衍新藥成立于1995年。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昭衍新藥已經成為當前國內最大的藥物非臨床安全性評價CRO企業,2019年市場份額達到15.7%。
截至2020年9月30日,昭衍新藥已向約520名客戶提供服務,并與2019年中國醫藥市場十大醫藥公司(按收益計)中的7家建立了合作關系。同期,其已開展并支持逾5000項非臨床項目,服務已簽署合同的未來收益約為17.77億元。
2015年至2019年,昭衍新藥為向美國FDA遞交新藥臨床試驗申請的27家中國醫藥公司開展60項符合GLP的非臨床項目,占有關期間有關非臨床項目總數的45%以上。
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在這些新藥臨床試驗申請前符合GLP的非臨床項目中,昭衍新藥在同期開展了31項抗體藥項目。同時,昭衍新藥還幫助了包括跨國醫藥公司在內的約300名客戶進行超過600項境外藥物申請。
2019年,昭衍新藥還花費2728萬美元收購了美國知名臨床前CRO公司Biomere,用于開拓國外市場。2019年12月,雙方完成股權交割,Biomere正式成為昭衍新藥的間接全資子公司。
招股書顯示,昭衍新藥2017年、2018年、2019年營收分別為3億元、4.08億元、6.39億元;凈利潤分別為7992萬元、1.05億元、1.88億元。2020年前9個月,昭衍新藥營收6.31億元,凈利潤1.42億元。
昭衍新藥在A股發布的2020年業績預告顯示,昭衍新藥預計其2020年度實現歸母凈利潤3.03億元至3.22億元,同比增長69.9%至80.3%;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2.75億元至2.93億元,同比增長68.4%至79.8%。
本次赴港上市,昭衍新藥共發行4332.48萬股,總募集金額約65.42億港元。其中,募得資金的39%將用于廣州及重慶新設施的建設,20%用于拓寬藥物研發價值鏈上的綜合服務范圍及拓展海外市場。
同時,昭衍新藥引入10名基石投資者,分別為JanchorPartners、VallianceFund、CPEFund、ICBCCS、清池資本、OrbiMed、紅杉資本中國、CRF、Carmignac基金、OctagonCapital,認購額共計2.68億美元(20.78億港元)。
IPO首日,昭衍新藥2月26日開盤后隨即破發。截至收盤,昭衍新藥H股報138港元,較發行價151港元下跌8.61%,市值為373億港元。同日,昭衍新藥A股收跌2.52%,報137.63元。
這意味著,不考慮手續費等情形,打新昭衍新藥的投資者,以及紅杉資本、清池資本等基石投資者均在首日浮虧8.61%。按照基石投資者認購2.68億美元計算,所持市值已蒸發2307萬美元。
股權方面,截至2020年6月30日,昭衍新藥董事長、創始人馮宇霞持股28.28%;馮宇霞丈夫周志文持股15.56%,董事顧曉磊、及其一致行動人顧美芳分別持股8.28%、5.66%,副董事長左從林持股4.44%。
在昭衍新藥奔赴港股上市的同時,其A股股份卻遭到了高管等代表的股東接連減持,包括馮宇霞、周志文、左從林、董事高大鵬等。其中,馮宇霞為昭衍新藥的實際控制人、董事長。
2020年12月15日,昭衍新藥公告稱,馮宇霞、周志文、高大鵬、尹麗莉、李葉披露的減持計劃時間過半。期間,馮宇霞未減持,周志文減持35.53萬股;高大鵬減持1.05萬股;尹麗莉減持4000股;李葉減持700股,合計37.05萬股。
今年1月25日,昭衍新藥(SH:603127)在A股發布公告稱,股東顧曉磊、顧美芳減持計劃實施完畢,共減持公司股份約226萬股,減持股份占公司總股份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