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亞洲銀行家》雜志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中國領先的新消費數字科技服務商樂信(NASDAQ:LX)憑借杰出的科技和風控實力、開創性的數字商業模式,從30多個國家的250個企業中脫穎而出,榮獲“2021年度最佳數字商業模式獎”,成為國內金融科技上市公司中唯一獲得“國際類目”獎項者。該獎獲獎難度遠高于大部分中國公司及樂信此前所獲的“中國區獎項”。
《亞洲銀行家》大獎因評選標準嚴苛,成為全球金融服務行業最受尊重和認可的獎項之一。與“中國區獎項”相比,“國際類別”獎項含金量更高、競爭更激烈,獲獎企業需在某一專門領域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并在全球同業競爭中獲勝,堪稱國際金融界奧斯卡的“帝后”角逐。極少有中國公司能通過第一輪嚴苛的評審,進入國際類目獎項角逐。
樂信在2019、2020年分別獲得《亞洲銀行家》中國區獎項,今年又首次摘得國際類獎項,成為國內金融科技公司中罕見的橫掃《亞洲銀行家》國內、國際雙料大獎的公司。《亞洲銀行家》在頒獎典禮上介紹:“樂信數字商業模式,融合線上線下生態,包含金融科技、先享后付和會員消費等業態。這些產品布局將助力樂信連接中國8000萬商戶、200家金融機構,并將用戶基數擴張到中國5億潛在新消費用戶。所以,我們決定將今年的最佳數字商業模式獎頒給樂信。”
樂信CTO陸勇(中)領獎
樂信數字商業模式中的一個核心板塊是金融科技服務。樂信CRO喬楊介紹,在風險管理領域,樂信已建立起一套基于AI、大數據、云計算等前沿科技驅動的風險策略管理系統。借助自動特征生成、LBS風險識別評估、無監督用戶聚類等底層技術,打造了諸如生命周期壞賬預測、營銷策略編輯、效用策略等模型能力,支撐起全流程策略體系(授信、額度、交易、產品、資產配置、反欺詐等),可以全面覆蓋并靈活支持前端業務各環節,精準定位客戶并識別客戶風險,實現規模化增長的同時,不斷提升ROI。
樂信還擁有多項風控“黑科技”,如業內領先的“自動化歸因系統”,它能快速診斷風險成因,讓分析師將更多精力放在風險分析而非數據整理上,大幅提升風控效率。
財報顯示,截至今年1季度末,樂信平臺90天以上的逾期率為1.84%,新增借款的FPD30已經連續8個月保持在1%以下,有效化解了疫情風險,并保持了行業一流水平。目前,樂信1天以上的逾期率為4.92%,比去年同期8.08%降低了40%;最新壞賬回收實現回收率和回款金額創歷史新高,歷史不良資產回收率比去年同期提高了30%。
樂信如今正將各項風控科技和能力,形成標準化方案對外輸出,針對不同類型資產推出樂圖、樂圖pro和負熵等科技產品,為合作伙伴提供風險畫像及策略優化咨詢服務,有效識別授信拒絕流量中的優質部分,幫助合作機構在穩定資產質量情況下,將授信通過率提高20-30%。
除了風控,在獲客方面,樂信搭建“精準獲客平臺”,可基于媒體資源、自有資源及生態資源,以聯邦學習、聯合建模的模式實現人群屬性的挖掘;資產匹配方面,樂信智能資產匹配系統可以在滿足資金方訂單要求的同時,通過動態規劃調整,有效提升資金利用效率,降低資金成本;資金接入方面,樂信自主研發的金融機構接入系統TopLink(拓撲鏈)平臺,實現了金融機構業務的AI驅動+無代碼化“極速”接入,資金方復雜業務的接入時間從兩周降到分鐘級。
財報顯示,樂信單季研發投入達1.24億元,已登記軟件著作權165件,申報專利453件。
《亞洲銀行家》總部位于新加坡,是亞太地區金融服務領域最具權威的商業新聞服務機構。《亞洲銀行家》獎項與美國《環球金融》雜志、英國金融時報旗下《銀行家》雜志頒發的年度獎項,并稱為全球金融業評選“三大桂冠”。樂信在2019年和2020年曾分別獲得《亞洲銀行家》中國區“最佳信貸技術大獎”和“最佳AI創新實驗室”大獎,近期又獲得《環球金融》“亞太地區年度杰出金融科技創新獎”,成為該獎項今年唯一獲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