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回科創板上市申請后,北京諾康達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諾康達”)再度備戰IPO,只不過擬上市地點已經不再是科創板。
近日,諾康達和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信建投”)簽訂關于諾康達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之輔導協議,并在北京證監局進行了備案,擬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貝多財經了解到,諾康達曾在2019年4月12日公開在科創板遞交招股書,擬募資金額4.37億元,保薦機構為德邦證券。同年4月19日,科創板上市委對其進行了問詢,該公司于5月8日回復問詢。
而在2019年7月24日,諾康達在科創板的審核狀態則變更為“終止”。信息顯示,諾康達系主動撤回申請材料,上交所根據諾康達及其保薦人提出的撤回發行上市申請,作出了終止審核的決定。
根據第一財經報道,有券商人士表示,諾康達是前期上交所啟動科創板保薦業務現場督導的兩家企業之一。其中,關于公司客戶背景和收入真實性,是被重點關注的問題。報道稱,不排除(諾康達)此次撤回材料與此有關。
據了解,諾康達成立于2013年,由陳鵬、王春鵬出資設立。根據企查查信息,諾康達的注冊資本為6629.7658萬元,法定代表人為陳鵬,直接股東包括險峰長青等,間接股東包括輝豐股份、片仔癀等。
此前招股書顯示,諾康達是一家專注于藥物制劑研究的藥學研發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經營基于平臺為各大制藥企業、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提供藥學研究等技術研發服務業務和以創新制劑、醫療器械及特醫食品為主的自主研發產品的開發業務。
財務方面,諾康達2016年、2017年和2018年營業收入分別為2203.02萬元、7489.49萬元和1.85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601.69萬元、3504.28萬元和7757.77萬元。
諾康達選擇的上市標準為“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10億元,最近兩年凈利潤均為正且累計凈利潤不低于人民幣5000萬元,或者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10億元,最近一年凈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于人民幣1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諾康達的投后估值在2017年就已經達到了11.6億元。根據媒體報道,諾康達在2015年4月獲得天使輪的投后估值為1億元,2017年2月獲得華蓋資本等的A輪融資后,投后估值由則由1億元上升至11.6億元。
這也意味著,諾康達的估值在2年內翻了10倍。2017年11月,諾康達還獲得了北京萬乘資本的投資。另據了解,輝豐股份(ST輝豐,SZ:002496)為諾康達的主要股東,片仔癀(SH:600436)也間接持股1.39%。
IPO前,陳鵬、陶秀梅夫婦作為第一大股東,合計持有諾康達47.18%的股份。其中,陳鵬為董事長,持股17.64%;陶秀梅為董事、總經理,持股29.41%。同時,諾康達創始人之一、董事王春鵬持股11.76%。
截至報告期末,諾康達的收入主要是藥學研究服務為主的技術服務業務,自主研發產品尚未產生收入。其自主研發的創新制劑、醫療器械和特醫食品尚處于不斷投入階段,暫時不產生利潤,未來可能通過技術轉讓、踐行MAH制度等方式獲得收入。
作為技術密集型行業的藥學研究企業,諾康達的研發投入不斷增加。2016年、2017年和2018年,諾康達的研發投入分別為626.56萬元、832.12萬元 和1753.72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28.44%、11.11%和9.46%。
諾康達稱,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其可以為客戶同時進行超過170個項目的研發,同時開展自研產品12項,累計服務客戶超過50家。此外,該公司還承擔了較多的具有較高技術壁壘的研發項目。
但截至報告期末,諾康達僅持有10項發明專利,且取得時間主要集中在2010年-2015年,近三年取得1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