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年健康(SZ:002044)披露2021年員工持股計劃(草案)。根據草案,此次員工持股計劃的資金總額不超10億元。與之對應的是,美年健康的股價2021年內跌去六成。
按照美年健康8月20日的收盤價7.37元/股測算,2021年員工持股計劃可持有股票數量約1.36億股,占該公司總股本的3.47%。美年健康在公告中表示,最終持有的股票數量以實際執行情況為準。
據貝多財經了解,這一價格相較于美年健康2021年初首個交易日開盤價11.32元/股的差異值為-34.89%。這也意味著,美年健康在2021年初至今的整體走勢呈現下滑態勢。
值得一提的是,美年健康的股價曾在2021年2月23日一度上漲至20.15元/股。隨后,便呈現震蕩下行態勢,一路陰跌至7月30日盤中的7.13元/股。截至2021年8月25日,美年健康的股價收報7.24元/股。
按此計算,美年健康的股價較2021年年初累計下跌36.04%。而相較于2021年2月的相對高位,美年健康股價的累計跌幅則為64.07%,已經“腰斬”;對應的總市值為283.39億元,相對減少約505億元。
信息顯示,美年健康的主營業務為健康體檢服務,旗下有“美年大健康、慈銘、奧亞、美兆”等品牌。其中,美年大健康、慈銘主要服務大眾健康體檢市場,奧亞、美兆則為中高端團體健康體檢、高端個人健康體檢及綜合醫療服務市場。
根據美年健康此前公布的財報數據,其2020年度實現總營收78.15億元,同比減少8.3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54億元,而2019年同期則為虧損8.66億元,實現扭虧為盈。
美年健康在財報中解釋稱,受疫情影響,2020年上半年體檢中心經歷較長時間的停業期,下半年疫情在部分地區仍散發,日常業務開展受到較大影響。不過,其客單價達到500元以上,仍保持穩中有升的良好趨勢。
靠賣資產盈利?孵化美因基因沖刺獨立上市
貝多財經發現,美年健康之所以實現盈利,與其業務快速恢復存在一定的聯系。但相對更重要的是,美年健康確認了轉讓美因基因股權的投資收益。數據顯示,其2020年度的非經常性損益為11.54億元。
按此計算,美年健康2020年度的非經常性損益占扣非前歸母凈利潤的比例為208.3%,扣非后凈虧損6億元,連續兩年為負。對此,美年健康還收到了深交所下發的問詢函,深交所要求其說明是否對非經常性損益存在重大依賴。
根據介紹,出售美因基因股權的大額收益是一次性的。由于本次出售完成后,該公司持有美因基因28.5517%股權,對美因基因有重大影響,后續公司對美因基因的股權投資采用權益法進行核算。
美年健康還表示,出售美因基因的交易不會影響該公司日常經營活動,亦不會對其未來的日常經營狀況產生重大影響。剔除出售美因基因股權投資收益11.3億元、商譽減值3.27億元的影響后,其2020年第四季度營業利潤為5.76億元。
美年健康稱,隨著疫情的控制,經營穩定,其將著重提高醫療品質和滿意度,做好新產品開發,持續提升客戶體驗,逐步走向量價齊升的正向循環中。因此,美年健康認為,其對非經常性損益不存在重大依賴。
另據了解,美因基因已于2021年8月中旬在港交所主板遞表。本次IPO前,美年健康持有18.63%股權。信息顯示,美年健康曾在2020年12月、2021年3月分別轉讓了美因基因20.06%、7.55%的股權。
信息顯示,美因基因系美年健康孵化,由美年健康董事長俞熔通過美年健康母公司天億資產投資設立,并獲得了新希望集團、邁克生物、東熙資本等資本方的加持。
2016年,天億資產將其持有的20%股權轉讓給美年健康,2018年天億資產再將33.42%股份轉出。交易完成后,美年健康對美因基因的持股比例達到50.56%,成為控股股東。
因美因基因在2019年和2020年未能達到業績對賭協議的要求,美年健康還獲得了1.24億元的補償款。當前,美年健康的掌門人俞熔也是美因基因的大股東,合計持有22.4%表決權。
同時,美年健康首席運營官兼高級副總裁林琳持有美因基因4.99%股權,并擔任美因基因的董事會主席兼執行董事。包括林琳在內,美因基因共有三名執行董事和一名非執行董事均來自于美年健康。
作為美年健康孵化的業務主體,美因基因對前者存在著較強的依賴性。2018年、2019年、2020年度和2021年上半年,美因基因來自美年集團的銷售額分別占總收入的47.45%、51.12%、57.86%和52.38%。
財務方面,2018年、2019年、2020年度以及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美因基因的營收分別為1.96億元、1.24億元2.03億元以及1.03億元和0.97億元,凈利潤為2200萬元、2970萬元、7910萬元以及3330萬元和3530萬元。
以此來看,美因基因對美年健康的利潤貢獻并不大,但業務量不小。
業績穩定性存疑,美年健康如何破局未來?
與美因基因不同的是,美年健康仍處于虧損狀態。今年7月中旬,美年健康發布2021年上半年業績預告修正公告,稱其預計2021年上半年凈虧損4.00億元至4.30億元,較2020年同期的凈虧損7.82億元收窄48.87%至61.66%。
對于凈利潤預虧,美年健康解釋稱,2021年健康體檢業務同樣集中在下半年,因此2021年上半年收入未達預期。此外,2021年上半年廣東等區域受到疫情影響,對其業績造成一定影響。
貝多財經發現,在新冠疫情出現前的2019年,美年健康同樣錄得8.66億元的大幅虧損。相比之下,其2017年、2018年的凈利潤則分別為5.84億元、8.21億元。
這也意味著,美年健康的業績穩定性存疑。不止如此,美年健康也開始“缺錢”了。其在2021年6月9日公告稱,公司擬向實際控制人俞熔借款不超過2億元,原因是“根據公司日常經營及戰略發展需要”。
經濟參考報在報道中指出,美年健康此舉為的是緩解公司短期流動資金緊張問題。據了解,美年健康此前的財報顯示,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末,美年健康的貨幣資金為14.39億元,較2020年12月末減少59.41%。
同期,美年健康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則為14.87億元,要超過其所持的貨幣資金。這也代表著,美年健康急需補充資金,以面對即將在一年內到期的債務,或對相關債務申請展期。
為了應對流動資金問題,美年健康還在2021年初將“生物樣本庫”項目的剩余募集資金9億元永久補充流動資金,并用部分閑置募集資金5億元暫時補充流動資金。
據了解,美年健康類似的做法并非孤例。今年3月,朗姿股份稱公告稱,向實控人申東日借款合計不超過1億元,用于支持公司生產經營及戰略發展。6月,奧飛娛樂公告稱,擬接受實控人蔡東青提供不超1億元借款……
面臨諸多問題的同時,美年健康所在的市場前景也十分廣闊,且獲得了多方投資人的認可。2019年10月,美年健康獲得阿里巴巴集團、螞蟻金服集團和云鋒基金的戰略入股,在數字化、智能化升級上邁出關鍵一步。
隨著業務的不斷發展,美年健康旗下體檢中心逐漸進入成熟期。數據顯示,從2017年至2020年,美年健康存續期五年以上的體檢中心占比從29%逐步上升至57%,存續期三年及以上體檢中心占比90%,經營穩定程度繼續提升。
根據《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鑒》的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健康體檢人次在4億人左右,全國體檢總覆蓋率為30%左右,但對比體檢覆蓋率超過70%發達國家,仍存在差距。
換而言之,健康體檢行業前景潛力巨大,美年健康的潛在機遇依然很多。未來,隨著個檢產品組合豐富,美年健康的客單價仍有繼續提升空間,有望助力公司業績增長。
只不過,美年健康能否繼續保持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