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簽如中槍”,用來形容先瑞達醫療的投資人毫不為過。
8月24日,先瑞達醫療(HK:06669)在香港聯交所正式上市,發行價為23.8港元/股,募資凈額為15.29億港元。按發行價計算,先瑞達醫療在IPO時的總市值約為74.49億港元。

基石投資人浮虧近2億元
上市首日,先瑞達醫療以18.32港元/股的價格開盤,較發行價下跌23.03%。而后,先瑞達醫療的頹勢不減,盤中一度跌至17.08港元/股。截至8月24日午盤,先瑞達醫療的股價暫報17.74港元/股,下跌25.46%。
按此計算,先瑞達醫療的總市值已經下降至55.52億港元,較IPO總市值減少約19億港元。這也意味著,參與認購先瑞達醫療的基石投資人均已錄得虧損,打新中簽的投資人亦是如此。
根據先瑞達醫療此前公告,其在香港公開發售初步提呈發售的香港發售股份獲非常大幅超額認購,即合共接獲310,661份有效申請,認購合共44.93億股香港發售股份,相當于根據香港公開發售初步可供認購的股份總數約654.51倍。
此外,多名基石投資者同意按發售價認購先瑞達醫療可供認購的發售股份數目,總額約1.05億美元,包括匯添富、CPE Investment Wu、中金公司、達觀國際、Panjing Fund、Dymon Asia、保銀、易方達基金及新里程集團等。
這代表著,匯添富、中金公司等基石投資者的持倉賬面虧損額度已經達到了267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73億元)。其中,CPE Investment Wu為先瑞達醫療最終控股股東中信產業基金的關聯方。
中信產業基金為控股股東
公開信息顯示,先瑞達醫療的前身北京先瑞達于2011年被長青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所收購。2018年,CPE China Fund III(中信產業基金)成為其控股股東。IPO前,中信產業基金通過CA Medtech持有前者64.81%的股份。
根據招股書,先瑞達醫療是一家中國創新醫療器械企業,以“介入無植入”為理念,提供多種血管疾病治療方案,該公司已研發多款(尤其在藥物涂層球囊(DCB)領域以及血栓抽吸導管領域)的介入醫療器械。
先瑞達醫療介紹稱,其在2016年開發并推出了中國首款外周DCB產品,比第二款同類產品領先約四年的時間。以2020年產生的收益計,其首款外周DCB產品以約86.9%的市場份額在中國外周DCB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
目前,先瑞達醫療擁有核心產品在3個治療領域的適應癥拓展以及其他24款在研產品。其中,核心產品包括AcoArt Orchid & DhaliaTM和AcoArt TulipTM & LitosTM。
財務方面,2019年、2020年度和2021年第一季度,先瑞達醫療的收入分別為1.25億元、1.94億元和5332.0萬元,凈虧損分別為2310.5萬元、4429.2萬元以及4001.6萬元。

數據顯示,2019年、2020年度以及截至2020年及2021年3月31日止三個月,AcoArt Orchid & DhaliaTM于中國及海外的銷售收入分別為1.20億元、1.87億元、1850萬元及4330萬元。
2019年、2020年,先瑞達醫療的研發費用分別為2547.9萬元、8348.7萬元,連年增加。先瑞達醫療稱,主要由于因進行臨床前研究及臨床試驗而產生的相關開支,以及在研產品的持續開發開支等。
先瑞達醫療IPO前,中信產業基金通過CA Medtech持股64.81%。同時,先瑞達醫療創始人、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CEO)李靜通過Cosmic Elite持股17.45%,執行董事兼首席運營官Silvio Rudolf Schaffner持股1.75%。
貸款也要派付股息
值得一提的是,先瑞達醫療曾在2020年12月向其控股股東CA Medtech宣派5000萬美元的股息。2021年1月,先瑞達醫療向CA Medtech派發了5000萬美元股息,其中包括其所持現金及貸款1900萬美元。

這也意味著,CA Medtech不僅拿走了先瑞達醫療的現金,還讓其背上了一筆巨額債務。截至2020年12月末,先瑞達醫療的負債總額為5.54億元,而2019年為7520萬元,主要是應付股息(3.26億元)以及優先股(1.34億元)影響。
截至2021年3月31日,先瑞達醫療的負債總額減少至4.61億元,主要由于其在2021年第一季度支付向控股股東宣派的股息令其應付股息由3.26億元減少至至零,部分被銀行借款由2000萬元增加至1.45億元所抵消。
本次上市募資,先瑞達醫療擬將募資凈額的32%將用于核心產品,23%用于其他24款產品。此外,還有6%將用于償還2021年1月來自硅谷銀行的貸款,即前述用于派付股息所產生的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