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創板撤回上市申請后不久,北京天廣實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天廣實”)很快便將目光瞄準了港交所。
7月18日,天廣實在港交所公開遞交招股書,計劃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此前,天廣實曾于2020年9月在上交所科創板遞交招股書,并經過一輪問詢。2021年3月,天廣實宣告撤回科創板上市申請。
根據招股書,天廣實是一家處于臨床階段的生物制藥公司,專注于發現和開發差異化抗體藥物。天廣實稱,其利用專有的抗體篩選和研發平臺開發了一個由6種臨床階段在研藥物及6種代表性的臨床前在研藥物組成的差異化的管線。
此外,天廣實向貝達(貝達藥業)授出MIL60的授權,MIL60是一種天廣實內部研發的貝伐單抗生物類似藥,貝達于2020年6月向國家藥監局提交新藥申請用于聯合化學療法治療非小細胞肺癌及結直腸癌。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天廣實的ADCC增強抗體平臺是世界領先的通過抗體糖基化改造增強NK細胞功能的平臺之一,也是國內唯一具有GMP制造標準的自主研發和經臨床驗證的抗體糖基化修飾平臺。
招股書顯示,天廣實目前并無產品獲批或處于商業化階段,且并未自產品銷售產生任何收入。不過,天廣實整體已經獲得微弱收入,在2019年、2020 年以及2021年第一季度分別為5.7萬元、1135.8萬元與50.2萬元。
而根據天廣實此前在科創板遞交的招股書,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與2020年一季度,天廣實的收入分別為4942.31萬元、1164.17萬元、8.82萬元和0元,凈虧損分別為2074.28萬元、2.65億元、1.24億元與4483.05萬元。
最新招股書顯示,2019年度、2020年度,天廣實的凈虧損分別為8809.5萬元、4.35億元。對比可知,天廣實兩版招股書中的財務數據存在較大差異,尤其是凈虧損規模,2019年度的差異值達到3590萬元。
天廣實在招股書中稱,其虧損主要來自研發開支、融資成本、一般及行政開支和銷售成本。2019年度、2020年度和2021年第一季度,天廣實的研發開支分別為1.04億元、2.23億元和3139.0萬元。
2019年度、2020年度和2021年第一季度,天廣實的資產總值分別為6.08億元、8.15億元和8.02億元,負債凈額分別為5.92億元、10.38億元和10.89億元,總赤字分別為5.93億元、10.38億元和10.89億元。
于往績記錄期間,天廣實主要通過股權融資為其提供資金。截至2021年3月31日,天廣實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為1725.0萬元。相比之下,其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2512.3萬元。
在此之前,天廣實曾在2020年4月宣布完成11.3億元C輪融資,由中金啟德基金領投,醴澤資本、中信證券投資、厚紀資本聯合領投,國投創合、清池資本等參與投資。
天廣實在招股書中稱,假設未來的平均現金消耗率為2020年的2.2倍,其估計截至2021年3月31日手頭的銀行存款及現金,連同上市最后一輪投資的所得款項將能夠維持約8個月的財務可行性。
天廣實還表示,因并無對贖回的限制,考慮到截至2021年3月31日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則約為14.6個月。換句話說,天廣實急需通過上市融資來“補血”,才能活下去。
股權方面,天廣實創始人、董事長兼總經理李鋒直接持股7.16%,通過直接和間接方式合計控制39.54%的股份對應投票權,為該公司的單一大股東。不過,天廣實稱,相關股東將不會被視為控股股東,但仍為單一大股東。
資料顯示,李鋒于1972年12月出生,中國國籍,并擁有美國永久居留權。同時,天廣實的董事兼副總經理BOYAN ZHANG(張伯彥)、WENQI HU(胡穩奇)則均為加拿大國籍,擁有美國和中國永久居留權。
此外,高特佳持股8.8%,中金資本持股4.59%,醴澤基金持股4.34%,亦莊生物持股3.49%,嘉實元達持股2.9%,冪方浩源持股2.5%,安泰天實持股2.29%,國投創合持股2.26%,中信投資持股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