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披露的信息顯示,南京世和基因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世和基因”)及其保薦人華泰聯合證券撤回上市申請文件。因此,上海證券交易所決定終止對該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的審核。
據貝多財經了解,世和基因于2022年5月遞交招股書,準備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世和基因原計劃募資15.5億元,將用于腫瘤早篩早診試劑盒的研發和產業化項目、腫瘤早篩早診試劑盒的研發和產業化項目、腫瘤高通量測序平臺建設項目等。
天眼查App顯示,世和基因成立于2013年3月,是一家以從事研究和試驗發展為主的企業。目前,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為3.6億元,法定代表人為邵陽,股東包括邵華武、北陸藥業、邵陽、汪笑男等。
據招股書介紹,世和基因是一家致力于高通量基因測序技術的臨床轉化應用,主要面向腫瘤患者開展基因檢測,通過明確基因分型指導臨床用藥選擇、提示耐藥機制、監測術后復發,同時探索風險人群早篩早診,為腫瘤精準醫療提供分子診斷服務和產品的企業。
招股書顯示,2020年,世和基因開發的非小細胞肺癌組織TMB檢測試劑盒,成為國內首個且唯一進入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查程序的高通量大Panel基因檢測試劑盒,目前正處于國家藥監部門技術審評過程中。
世和基因在招股書中稱,該公司還自主開發了基于液體活檢的多組學腫瘤早篩技術,已于2020年啟動泛癌種早篩臨床技術驗證,計劃未來開展針對早篩試劑盒產品的大型臨床試驗,始終走在國內腫瘤精準醫學臨床轉化前沿。
其中,世和基因董事長邵陽博士,畢業于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醫學院癌癥生物學專業,系江蘇省科學技術二等獎獲得者、南京醫科大學特聘教授,兼任中國醫學裝備協會基因檢測分會副會長。
業績方面,世和基因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的營收分別為3.95億元、4.06億元和5.17億元,凈虧損分別為1222.37萬元、1.41億元、8503.28萬元,扣非后凈虧損分別為1376.51萬元、9750.50萬元和1.04億元。
貝多財經了解到,世和基因的主要收入涵蓋臨床檢測服務、研究開發服務和儀器試劑銷售等。報告期內,該公司來自臨床檢測服務的收入分別為2.74億元、2.94億元和3.78億元,分別占其主營業務收入的69.42%、72.32%和73.14%。
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世和基因累計未分配利潤為1.69億元。在此背后,是該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報告期內,該公司的累計研發投入為3.35億元,占相應期間累計營業收入比例為25.43%。
目前,世和基因的主要在研產品包括人類多基因突變檢測試劑盒、非小細胞肺癌組織TMB檢測試劑盒、人循環腫瘤DNA多基因突變檢測試劑盒、實體瘤療效監測試劑盒、腸癌液體活檢早篩試劑盒、血癌多基因檢測試劑盒和常見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檢測試劑盒等。
世和基因方面稱,其現有腫瘤精準醫療高通量基因檢測服務等主營業務仍需大量市場推廣,尚未實現盈利。而該公司在研產品存在研發風險大、時間周期長的風險,即便研發成功上市后還將面臨市場培育和商業推廣問題,上市后短期內可能不能實現盈虧平衡。
特別說明的是,就同一股權糾紛事宜,世和基因及其實際控制人之一邵華武分別存在一項尚未了結的訴訟。2014年7月,蘇丹將其持有的世和有限(世和基因前身)2.58%的股權轉讓給邵華武,邵華武轉賬支付對價等值100萬元人民幣,并完成工商變更。
而在2020年,世和基因籌劃科創板上市,同年蘇丹就該歷史股權轉讓事項的有效性提出異議。為確認股權轉讓有效,邵華武于2020年6月向南京市浦口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2021年4月,蘇丹提起反訴,要求撤銷蘇丹與邵華武于2014年7月簽訂的《股份轉讓協議》。
同時,蘇丹于2021年4月向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對世和基因提起訴訟,請求確認該公司就前述股權轉讓出具的股東會決議不成立或無效。截至招股書簽署日,邵華武與蘇丹世和基因與蘇丹的案件仍在法院審理過程中。
截至招股書簽署日,邵華武正在積極準備應訴,由于世和基因經過多輪融資,邵華武與蘇丹之間涉及糾紛的股份占比相對較低,僅占其總股本的1.3525%。若訴訟結果不及預期,雖然預計也不會導致世和基因控制權發生變更,但是仍然可能對該公司造成不利影響。
本次上市前,世和基因的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為邵華武、邵陽、汪笑男。其中,邵華武與邵陽為父子關系,邵陽與汪笑男為夫妻關系。據招股書披露,邵華武、邵陽及汪笑男合計直接持有世和基因37.9282%的股份,合計控制該公司43.6334%的股份表決權。
IPO前,邵華武直接持有世和基因 18.9651%的股份,邵陽直接持有世和基因10.0000%的股份,汪笑男直接持有世和基因8.9631%股份。此外,北陸藥業持股16.3818%,趙忞超持股6.0001%,國新控股、禮來亞洲基金等也是世和基因的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