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健康之路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健康之路”)在港交所提交了整體協調人公告-委任(經修訂),新增申萬宏源證券為其保薦機構。而據此前招股書披露,健康之路計劃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建銀國際為其獨家保薦人。
據招股書介紹,健康之路是一個數字健康醫療服務平臺。據貝多財經了解,該公司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01年成立、為個人用戶提供數字健康醫療服務的福州人人健康。
2015年起,健康之路開始為企業及機構提供企業解決方案及數字營銷解決方案。健康之路在招股書中表示,其一直參與中國健康及保健行業的重大數字化轉型,驅使該公司的業務發展壯大。
據貝多財經了解,健康之路在境內的主要經營主體為福建健康之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天眼查信息顯示,該公司設立于2014年12月,注冊資本約為1.66億元,法定代表人為張萬能,股東包括福州健康之路投資中心(有限合伙)、張萬能等。
據招股書介紹,健康之路已形成涵蓋健康支持、診癥與治療、康復追蹤的全周期健康服務體系。具體來看,該公司的業務覆蓋了兩個板塊,分別是數字健康醫療服務、企業解決方案和數字化營銷方案。
對于個人用戶,健康之路主要提供數字健康醫療服務,以便更輕松地管理個人用戶的健康及保健。對于企業及機構,該公司主要提供企業解決方案及數字營銷解決方案,以提高企業及機構的運營效率。
“全方位,多領域”的市場布局幫助健康之路吸引了一批優質而忠實的用戶群。目前,健康之路的客戶主要包括醫藥企業、信息技術公司、保險公司、保險經紀代理公司及醫藥零售商。
據招股書披露,截至2022年12月31日,健康之路平臺的個人注冊用戶達1.712億名,注冊醫生83.32萬名,連接醫院11524家,To B業務的相關合作企業及機構客戶達567家。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截至2022年底平臺注冊個人用戶數目來計,健康之路是中國最大的數字健康醫療服務平臺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健康之路的財務表現同樣底氣十足。招股書顯示,該公司2020年、2021年和2022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86億元、4.31億元和5.69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74.65%,持續保持著高增長態勢。
貝多財經發現,健康之路的三大業務營業收入均有所增長,其中,企業解決方案服務中的定制內容解決方案最為突出。報告期內,該項業務的所得收入由2021年的3737.5萬元增長至2021年的1.84億元,2022年則為1.83億元。
同期,健康之路所得的凈利潤分別約為-6532.8萬元、-1.55億元和-2.56億元。而按照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其經調整凈利潤則分別為4055.4萬元、48.6萬元和2391.9萬元,按這個維度計算,健康之路已經連續三年實現盈利。
報告期內,健康之路的毛利分別為1.13億元、1.74億元和2.46億元,對應的毛利率分別為60.3%、40.2%和43.2%。貝多財經發現,健康之路2021年的毛利率較上一年驟降20.1個百分點,2022年則回升3個百分點。
值得一提的是,健康之路的銷售費用增長十分迅猛。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健康之路的銷售開支分別為3275.9萬元、1.26億元和1.47億元,其中2021年較2020年增長約3倍。這意味著,健康之路的增長多數都和營銷相關。
貝多財經了解到,健康之路還存在著過度依賴供應商提供信息技術及軟件開發服務及醫藥和健康商品的問題。2020年、2021年和2022年,該公司向前五大供應商的采購總額分別其采購總額的28.0%、21.9%和36.7%。
換句話說,作為平臺搭建者和服務提供者的健康之路卻并未實現“獨立”。這也意味著,如果該公司的供應商未能履行相關協議項下的義務并遵守適用法律法規,則可能對其業務、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本次上市前,健康之路獲得了四輪融資,代價總額(融資金額)分別為6000萬美元、人民幣3375萬元、8000萬元和989.13萬元,百度(香港)、上海界佳、上饒國資、美尊仁和均為其投資方。
在本次上市前的股權架構中,健康之路董事會主席(即董事長)、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張萬能通過其全資公司豐基持有該公司約36.24%的股份,為健康之路的控股股東。
此外,百度(香港)持股12.77%,施蔚敏通過美尊仁和持股4.82%,上饒國資持股2.67%,上海界佳持股1.16%,陳勇持股11.00%,張萬德(張萬能兄弟)持股9.74%,員工持股平臺元璟和星興創投分別持股5.14%和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