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8日,貝多財經從港交所披露易了解到,北京綠竹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綠竹生物”)的上市申請材料已經“失效”,目前無法正常查看或下載。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綠竹生物沖刺港交所上市遇阻。
事實上,招股書“失效”是港交所的正常機制,代表擬發行人的財務審計數據過期,需要補充新一期的財務數據。根據規定,擬發行人在“失效”后的3個月內補充最新財務資料,即可繼續上市流程。
據了解,綠竹生物于此前的2022年6月28日在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材料,中金公司為其獨家保薦人。本次沖刺港交所上市,綠竹生物擬將募資金額用于核心產品的臨床開發、制造及商業化等。
而在11月19日,綠竹生物發布消息稱,該公司于2022年11月11日獲得中國證監會關于首次公開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H股)及境內未上市股份全流通的批復,下一步將根據香港聯交所的聆訊進度安排及資本市場狀況擇機發行。
據早前招股書介紹,綠竹生物是一家致力于提供質優平價的人類疫苗和治療性生物制劑的生物技術公司,以預防和控制傳染性疾病并解決治療癌癥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尚未滿足的主要醫療需求。
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綠竹生物的產品管線包括核心產品LZ901和K3在內的三款臨床階段的在研產品、以及四款臨床前階段的在研產品。其中,核心產品LZ901為自主開發的重組帶狀皰疹候選疫苗,預計將成為全球首款具有四聚體分子結構的帶狀皰疹疫苗。
不過,綠竹生物尚未實現商業化。招股書顯示,綠竹生物2020年、2021年和2022年第一季度的其他收入分別為497.8萬元、689.6萬元和357.5萬元;期內虧損(凈虧損)分別為1.74億元、5.39億元和4429.7萬元。
與此同時,綠竹生物的賬面資金相對十分緊張。截至2022年3月31日,綠竹生物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為1741.5萬元,而截至2021年12月31日則為3203.0萬元。綠竹生物在招股書中稱,該公司估計現有資金能夠維持約6.9個月(即最多至2022年底)。
而若能夠順利上市并完成募資,綠竹生物則預計資金可維持約30.5個月。綠竹生物在招股書中稱,“我們將繼續密切監察運營資金,并預期于需要時籌集下一輪融資,其最低緩沖額為十二個月”。
成立至今,綠竹生物曾獲得多輪融資。
據招股書披露,綠竹生物從2019年第三季度完成的A輪融資中籌得2.50億元,從2021年第三季度完成的B輪融資中籌得3.50億元,從2022年第一季度完成的B+輪融資中籌得1.20億元,從2022年第二季度的C輪融資中籌得2.18億元。
綠竹生物在招股書中表示,作為資金管理的一部分,當現金足以涵蓋日常業務運營時,該公司會投資若干理財產品,以更好地利用剩余現金。其中,綠竹生物的B輪、B+輪部分金額均已被用于購買理財產品。
貝多財經發現,綠竹生物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卻并不多。截至2020年、2021年末和2022年3月31日,綠竹生物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分別為20.1萬元、3203.0萬元、6454.8萬元和1741.5萬元。
截至2020年、2021年末和2022年3月31日,綠竹生物按公平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分別為1.78億元、5.32億元和6.38億元,主要是由于2021年使用B輪融資所得 款項購買理財產品,2022年初使用B+輪融資所得款項購買理財產品。
本次上市前,孔健(持股30.35%)、張琰平(10.52%)夫婦,以及橫琴綠竹有限合伙(6.41%)為一組控股股東,合計持股約47.28%。其中,孔健為綠竹生物執行董事、總經理、董事會主席兼首席科學家,張琰平為執行董事、副總經理。
此外,北京亦莊持股10.23%,北京亦莊二期持股9.54%,北京賽升(SZ:300485)持股7.16%,建銀國際通過建銀資本持股6.07%,和瑞創投通過晉江禎睿持股4.05%、晉江軒弘持股1.16%,恒基榮域、天津華普、珠海麗珠、信銀興弘、芯創科技等亦為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