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上海健耕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健耕醫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遞交招股書,準備在科創板上市。
據貝多財經了解,這是健耕醫藥第二次沖刺科創板IPO,曾于2020年12月在上會前夕撤回上市申請材料。時隔兩年,健耕醫藥再次沖刺科創板上市,卻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情況,2020年、2021年的凈利潤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本次沖刺科創板上市,健耕醫藥計劃募資10.23億元,計劃用于器官移植創新研發平臺項目、腎臟移植設備國產化及升級研發項目、肝移植設備及移植領域體外診斷試劑產品注冊及推廣項目、信息化系統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據天眼查信息顯示,健耕醫藥成立于2003年,注冊資本為7040.1689萬元,法定代表人為吳云林,股東包括陽光人壽、君聯資本、南京高科等。此前,健耕醫藥曾于2015年7月在新三板掛牌,后在2016年11月摘牌。
據招股書介紹,健耕醫藥是一家器官移植領域的醫療器械產品及服務提供商,構建多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平臺,秉承全球化發展戰略,建立了覆蓋近40個國家和地區的銷售網絡。
目前,健耕醫藥的產品線包括移植術中器官保存、運輸、評估及修復的設備,移植醫用配套耗材、體外診斷試劑等,覆蓋了器官移植術前評估、圍術期處理、術后長期管理的全階段。截至2022年5月31日,該公司共有專利508項,其中發明專利405項。
健耕醫藥在招股書中稱,器官保存及修復產品線系該公司2016年通過收購境外子公司LSI取得,其核心產品LifePort腎臟灌注運轉箱是臨床上使用最廣泛的低溫機械灌注類產品,也是目前唯一在中國、北美、歐洲三大市場均取得注冊證的腎臟機械灌注產品。
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健耕醫藥的收入分別為3.97億元、4.21億元、4.80億元和1.24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27億元、7275.39萬元、6321.98萬元和1214.75萬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1549.34萬元、2956.64萬元、7195.82萬元和1227.62萬元。
據介紹,2021年,由于新冠疫情影響,健耕醫藥SPS-1器官保存液產品的部分原材料供應緊張,導致健耕醫藥OEM廠商2021年下半年未能正常生產該產品。截至招股書簽署日,該產品正逐步恢復供應。
健耕醫藥在招股書中表示,該公司的研發投入持續處于較高水平。報告期內,健耕醫藥的研發投入分別為7038.58萬元、6876.36萬元、6697.00萬元及1836.19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7.72%、16.35%、13.95%及16.13%。
而據智慧芽數據顯示,健耕醫藥僅有28項專利申請信息,均為發明專利,其中有效專利6項。通過算法分析,健耕醫藥的專利布局主要專注在試劑盒、他克莫司、納米微球、緩沖液、檢測卡等技術領域。
據健耕醫藥招股書介紹,該公司的多數腎臟灌注運轉箱相關發明專利均由來自其收購的LifePort,涉及腎臟灌注運轉箱相關發明專利總數為244項,其中2023年末之前過期的共有6項。
健耕醫藥在招股書中稱,LifePort腎臟灌注運轉箱是全球應用最廣泛的腎臟低溫機械灌注產品,使用LifePort腎臟灌注運轉箱進行離體腎臟低溫灌注時,每次灌注需消耗一套腎臟灌注耗材,其中的輸注循環管路套裝專用配套耗材,市場上無替代產品。
報告期內,健耕醫藥的腎臟灌注耗材銷售收入分別為2.62億元、2.86億元、3.37億元和8707.04萬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1.54%、73.53%、75.87%及83.98%,是該公司在報告期內主要的主營業務收入來源。
在美國市場,LifePort肝臟低溫灌注運轉箱及其配套耗材的臨床試驗于2019年4月3日入組首例患者并正式啟動,已完成全部臨床試驗并于2022年2月向FDA提交注冊申請,預計將可能于2022年下半年完成FDA注冊。
而在中國市場,根據醫療器械注冊規定,LifePort肝臟灌注運轉箱及其配套耗材需完成美國FDA注冊后方可在中國申請進口醫療器械注冊。健耕醫藥在招股書中稱,注冊時間及注冊結果均存在不確定性。
據介紹,2020年中國大陸公民逝世后捐贈腎臟移植手術量為9,399例,健耕醫藥當年在中國大陸銷售的腎臟灌注耗材數量占上述手術量的比例為23.95%。健耕醫藥在招股書中稱,其腎臟灌注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本次上市前,健耕醫藥的實際控制人為該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吳云林,其直接持股28.02%,同時通過控制的持股平臺上海晶晟投資企業(有限合伙)持股4.48%,直接和間接合計可以控制健耕醫藥32.51%的股份。
此外,陽光人壽持股23.78%,君聯資本通過君聯成業、君聯益康和君聯嘉運分別持股6.13%、3.07%和1.84%,合計持股約11.04%;南京高科通過南京新浚、新浚創投、高科創投和南京毓浚分別持股5.84%、1.71%、0.82%和0.12%,合計持股約8.49%。
同時,博潤投資通過博潤投資、博潤新三板、杭州博水和桐廬康潤分別持股2.66%、1.11%、1.11%和0.41%,合計持股約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