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翌圣生物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翌圣生物”)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創業板遞交招股書(上會稿)。據貝多財經了解,翌圣生物將于2022年11月25日接受科創板上市委員會的現場審議。
公開信息顯示,翌圣生物的招股書于2022年6月23日獲得受理。本次沖刺科創板上市,翌圣生物計劃募資11.09億元,其中8.32億元用于翌圣生物總部及產業化基地項目,2.77億元用于上海研發中心建設項目。
據天眼查信息顯示,翌圣生物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以從事科技推廣和應用服務業為主的企業。當前,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為6310.021萬元,法定代表人為黃衛華,股東包括君聯資本、華翊資本、聯想之星、弘暉資本等。
據招股書介紹,翌圣生物是一家以蛋白質改造和酶進化技術為驅動,聚焦生命科學產業鏈上游核心原料,從事分子類、蛋白類和細胞類生物試劑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的生物科技企業,產品應用于生命科學研究、診斷與檢測和生物醫藥等領域。
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翌圣生物的收入分別為9786.25萬元、1.86億元、3.22億元和2.01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80.58萬元、5296.89萬元、1.01億元和3214.55萬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751.84萬元、5014.27萬元、9260.95萬元和2547.62萬元。
翌圣生物在招股書中表示,與國際先進企業相比,該公司的市場占有率和綜合競爭力差距較大。目前,國際先進企業在我國生物試劑市場占據主導地位,該公司的市場占有率與國際先進企業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
同時,翌圣生物成立時間較晚,且企業規模較小、融資渠道相對單一,報告期內公司收入規模及研發投入均顯著低于賽默飛、丹納赫、伯樂、凱杰等國際先進企業,在技術積累方面仍存在較大差距。
翌圣生物在提示風險時稱,2020年以來,該公司部分生物試劑產品平均銷售單價有所下降。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其面臨生物試劑產品價格持續下跌的風險,從而對該公司的市場份額、銷售規模和盈利能力產生不利影響。
根據介紹,翌圣生物2019年度至2021年與新冠相關的產品銷售收入分別為4614.76萬元、8174.13萬元和7,689.73萬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4.77%、25.42%和38.28%,新冠相關產品的銷售收入及其對公司營業收入的貢獻度呈上升趨勢。
報告期各期(2019年度至2022年上半年),翌圣生物mRNA疫苗核心酶原料業務收入分別為96.28萬元、170.44萬元、382.31萬元和345.27萬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0.98%、0.91%、1.19%和1.72%。
報告期各期,翌圣生物的自有品牌生物試劑產品毛利率分別為77.00%、79.91%、84.71%和82.64%,保持在較高水平。翌圣生物稱,該公司的毛利率水平主要受產品結構、銷售價格、原材料價格、人工成本以及行業競爭情況等因素影響。
截至2022年6月30日,翌圣生物共擁有20項專利和45項軟件著作權。截至2022年6月30日,該公司人才隊伍中擁有博士26人、碩士212人,本科及以上學歷員工數量占該公司總人數的比例超過了74%。
據智慧芽數據顯示,翌圣生物共有106專利申請信息,其中發明專利100項,有效專利25項。通過算法分析,翌圣生物的專利布局主要專注在氨基酸、野生型、試劑盒、突變體、聚合酶等技術領域。
截至報告期末,翌圣生物研發和生產的生物試劑超過1800種,其中分子類生物試劑超過1000種、蛋白類生物試劑超過430種、細胞類生物試劑超過370種,能夠為客戶提供各類生物試劑一體化采購方案。
本次上市前,翌圣生物的實際控制人為黃衛華,其直接持股45.90%,通過上海圣沛控制公8.49%的表決權,通過上海臻毅控制2.49%的表決權,通過上海瀟赟控制1.19%的表決權,通過上海恩鯤控制1.19%股份對應的表決權,合計擁有并控制59.26%的表決權。
同時,周紅亮持股9.00%,上海圣沛持股8.49%,安徽探針持股5.66%,天津熔肽持股5.24%,君聯惠康持股3.96%,含泰創投持股3.62%,君聯安盛持股2.77%,上海臻毅、玉隆商貿均分別持股2.49%。
當前,黃衛華為翌圣生物的董事長、總經理,宋東亮為董事、副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