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深交所披露的信息顯示,陜西嘉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嘉禾生物”)在創業板IPO狀態已變更為“終止(撤回)”。據貝多財經了解,嘉禾生物的招股書于2021年6月30日獲受理。
截至目前,嘉禾生物已經經歷了兩輪問詢回復。期間,嘉禾生物還曾在2021年12月因“發行人及保薦人主動申請中止發行上市審核程序”,深交所中止其發行上市審核。直至2022年3月,該公司才申請恢復發行上市審核。
而在2022年7月11日,嘉禾生物則申請撤回發行上市申請文件。深交所表示,由于發行人申請撤回發行上市申請文件。根據深交所《創業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第六十七條,深交所決定終止對其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的審核。
據了解,嘉禾生物成立于2000年,致力于天然植物提取物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值得一提的是,嘉禾生物曾在2017年12月申報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但在2018年3月,該公司主動撤回了上市申請。
而在2021年,嘉禾生物則轉戰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擬募資12億元,如今也已經撤回申請。據招股書介紹,該公司的主要業務為天然植物提取物及保健食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國內規模較大的植物提取物研發、生產和出口企業之一。
期間,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委曾要求嘉禾生物補充說明前次申報撤回的原因、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整改情況等。嘉禾生物解釋稱,2018年3月期間,IPO申請企業集中撤回案例較多,參考其他撤回案例凈利潤水平,該公司也相應調整了IPO上市規劃。
據招股書介紹,嘉禾生物擁有研發技術人員百余名,核心成員擁有10余年以上的從業經驗,長期從事該領域工作,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技術成果轉化經驗豐富,已獲取專利61項,全部為原始取得。
據智慧芽數據顯示,嘉禾生物共有100余項專利申請信息,均為發明專利,其中失效專利37件,占比35.58%。通過算法分析,嘉禾生物的專利布局主要專注在合成方法、回收率、有機溶劑、中間體、提取液等技術領域。
嘉禾生物援引《中國植物提取物產業報告》稱,植物提取物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相對較少,出口額100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僅有47家左右。而據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的數據統計,2019年至2021年,嘉禾生物的產品出口總額在同類出口額排名始終處于前三名之列。
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嘉禾生物的營業收入分別約為12.72億元、18.3億元和19.91億元;凈利潤分別約為1.87億元、2.77億元和4.41億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1.79億元、3.61億元和4.18億元。
招股書顯示,嘉禾生物的海外銷售占比較大,報告期內的外銷收入占該公司對應期間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8.43%、83.75%和84.11%,因此海外市場帶來的國際貿易收入和利潤水平對公司的經營發展有著重要的直接影響。
從區域分布結構來看,美國、印度收入占比較大,其中美國最甚。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嘉禾生物來自美國的主營業務收入占該公司海外整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8.18%、60.07%和64.11%。
嘉禾生物在招股書表示,該公司在開拓國際市場的過程中,不僅通過境內主體進行國際貿易,還通過設立JIAHERB、EXCELSIOR及NULIFE三家海外子公司,以便及時快速響應所在區域的客戶需求。
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嘉禾生物的海外子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6.63億元、9.87億元和11.60億元,占發行人(嘉禾生物)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2.10%、53.93%和58.24%。因此,海外子公司經營情況對該公司發展至關重要。
本次上市前,杜小虎、張玉琴夫婦系嘉禾生物的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合計控制該公司60.54%的股權,處于絕對控股地位。其中,杜小虎為該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持股比例為26.05%;張玉琴為董事,持股3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