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醫學運營服務提供商云康集團(HK:02325)在港交所上市。據貝多財經了解,云康集團的IPO發行價為7.89港元/股,發行1.38億股股份,預計所得款項凈額約7.61億港元。
上市首日,云康集團便跌破發行價。5月18日開盤,云康集團的股價報7.89港元/股,與發行價相持平。隨后,云康集團的股價開始下挫,盤中一度跌至7.01港元/股,跌幅達到11.15%,波動較為明顯。
按發行價計算,云康集團的總市值約為48.37億港元。對比來看,云康集團的市值已較一年前大幅縮水。根據招股書,浦發香港于2021年2月3日以代價約975萬美元(約6300萬人民幣,7452萬港幣)自YK Development購買了云康集團10萬股普通股。
招股書顯示,這筆交易對應云康集團的估值為人民幣63億元。同時,這一交易的每股成本為1.9504美元,較本次云康集團在港交所IPO的發售價溢價92.82%。按此計算,浦發香港的持倉價值已經縮水三成。
據介紹,云康集團是中國的一家醫學運營服務提供商,為醫療機構提供全套的診斷檢測服務。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按收益計算,云康集團于2020年在中國醫學運營服務市場的市場份額為3.7%。
據貝多財經了解,云康集團介紹稱,該公司能夠提供超過2000項檢測項目,主要項目包括感染病(如COVID-19)診斷檢測、病理檢測、遺傳病診斷檢測以及常規診斷檢測。
截至2022年4月,云康集團已在全國范圍開設10家獨立臨床實驗室,同時已協助建立及運營322間現場診斷中心,為醫聯體超過700間醫療機構提供標準化及模塊化的診斷檢測服務。
2018年、2019年、2020年及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云康集團的收入分別約為5.96億元、6.78億元、12.00億元和16.97億元,凈利潤分別約為-6151.5萬元、-2115.7萬元、2.76億元和3.85億元,自2020年開始扭虧為盈。
之所以能夠實現盈利,主要得益于云康集團自2020年1月開始提供COVID-19檢測(核酸檢測)服務。根據招股書介紹,自2020年起,該公司拓展了核酸檢測(COVID-19檢測)服務。
2020年、2021年,核酸檢測(COVID-19檢測)分別為云康集團貢獻約5.47億元、9.86億元的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約為45.6%、58.1%,占比在2021年突破50%。可以說,云康集團是新冠疫情的“既得利者”。
若剔除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云康集團在2020年、2021年的收入將分別減少至6.53億元、7.11億元,相對收入將大幅下降。另外,核酸檢測的價格也在逐步下降,而從事這一業務的機構收入也將受到影響,其中就包括云康集團。
事實上,云康集團在提示風險時也表示,其預計2022年的純利將會減少,因為隨著COVID-19疫情的逐漸緩解,COVID-19檢測將會減少。另外,云康集團來自COVID-19檢測的毛利率由2020年的63.6%,降至2021年的56.8%。
另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自2020年起,COVID-19檢測已經在中國醫學運營服務市場中占據了相當大的份額。2020年,云康集團來自診斷外包服務的COVID-19檢測及醫聯體的診斷檢測服務的收益為5.26億元,占比4.8%,位列第四。
對比來看,于2020年,中國醫學運營COVID-19檢測服務市場中的公司A來自COVID-19檢測的收入為26.67億元,市場份額為24.6%;公司B的收入為20.92億元,占比為19.3%;公司C的收入為9.25億元,占比為8.5%,分列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