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Sunho Biologics, Inc(盛禾(中國)生物制藥有限公司,下稱“盛禾生物”)在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準備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中金公司為獨家保薦人。
據招股書介紹,盛禾生物是一家生物制藥公司,致力于發現、開發和商業化的生物制劑。盛禾生物在招股書中表示,該公司開發了各種類型的免疫療法,包括用于治療癌癥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抗體細胞因子。
天眼查信息顯示,盛禾生物成立于2018年4月,位于江蘇省南京市,是一家以從事醫藥制造業為主的企業。目前,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為1.8億元,法定代表人為殷劉松,全資股東為盛禾醫藥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自2018年成立以來,盛禾生物已建立完全一體化的端到端自主研發能力,涵蓋所有關鍵的生物藥物開發功能,包括發現、抗體和蛋白質工程、工藝開發、臨床前藥理學研究、臨床開發和符合良好生產規范(“GMP”)的生產。
據介紹,盛禾生物旨在開發創新療法,克服目前可用療法的缺點,包括低應答率和耐藥性,并為全球患者帶來顯著益處和經濟可負擔的藥物。目前,該公司已識別并開發9個管線產品,其中6個處于臨床階段, IAP0971、IAE0972及IAH0968被認定為核心產品。
作為探索基于抗體-細胞因子融合蛋白藥物的企業,盛禾生物對該公司的抗體細胞因子產品實施全球戰略,并從中國和美國的監管部門獲得進行總共三個抗體細胞因子IAP0971、IAE0972及IBB0979的新藥臨床試驗申請(IND)的批準。
盛禾生物在招股書中稱,該公司執行董事、首席執行官兼首席科學官殷劉松在抗體及細胞因子開發和管線管理方面擁有超過16年的經驗,并領導了超過600個抗體藥物的發現和優化項目,進入臨床試驗的項目多達數十個。
同時,盛禾生物董事會主席(即董事長)兼執行董事張峰在研發、臨床開發、產品上市和營銷方面擁有豐富經驗。此外,其管理團隊在生物制劑開發及工商管理方面平均擁有超過15年的行業經驗,涵蓋抗體發現和工程、工藝開發、GMP生產、臨床運營和監管事務等領域。
不過,盛禾生物尚無產品獲批準進行商業銷售,也沒有從產品銷售中產生任何收入。于往績記錄期間(2021年至2023年3月31日),沒有盈利并產生營運虧損。同時,盛禾生物在招股書中表示,其無法保證最終能夠成功開發和銷售該公司核心產品或任何管線產品。
2021年、2022年以及截至2022年和2023年3月31日止三個月,盛禾生物的虧損及綜合開支總額分別為人民幣7060萬元、5200萬元、280萬元和1530萬元。同期,研發費用分別為6400萬元、5320萬元和1460萬元。
截至2023年3月31日,盛禾生物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7.5萬元。不過,盛禾生物于2023年5月獲得了融資,融資規模為人民幣2.1億元,完成時間為8月2日。招股書顯示,倚鋒資本以每股12元的成本,取得了盛禾生物14.89%的股份。
據招股書介紹,倚鋒資本管理資產超過人民幣32億元。截至2023年3月31日,倚鋒資本已投資超過90家公司,包括3D Medicines Inc.(,HK:01244)、和元生物(SH:688238)、微芯生物(SH:688321)、亞盛醫藥(HK:06855)和普門科技(SH:688389)等。
本次上市前,Sunho Wisdom對盛禾生物的持股比例為74.89%,No5XJR、Sunho Stellar均分別持股5.11%,倚鋒資本通過倚鋒安盛、倚鋒安禾分別持股9.93%和4.96%。其中,Sunho Wisdom由張峰控制。
據招股書披露,張峰可行使Sunho Wisdom、No5XJR、Sunho Stellar的投票權,合計擁有該公司約85.11%的投票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