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細胞治療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上海細胞治療集團”或“上海細胞”)遞交招股書,準備在向港交所主板上市,中金公司、建銀國際為其聯席保薦人。
上海細胞治療集團在招股書中援引灼識咨詢的資料稱,該公司是中國首家且唯一覆蓋細胞醫療健康全價值鏈的公司。目前,該公司業務覆蓋細胞儲存、腫瘤醫療、細胞藥物及細胞充能,能夠向客戶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細胞醫療健康產品及服務。
天眼查App顯示,上海細胞治療集團成立于2013年11月,前身為上海細胞治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目前,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約為2.56億元,法定代表人為錢其軍,股東包括白澤生物、姚記撲克(姚記科技)、太平洋保險、君聯資本等。
按2021年、2022年及2023年每一年的免疫細胞儲存的增量儲存份數以及按截至2021年、2022年及2023年12月31日免疫細胞儲存的累計儲存份數量計算,上海細胞治療集團在中國免疫細胞儲存市場均排名第一。
另外,上海細胞治療集團還建立了以細胞研究為特色的上海大學附屬孟超腫瘤醫院。根據灼識咨詢的資料,按醫務人員人均發表學術論文數量計算,該司的醫院在2023年上海民營腫瘤醫院中排名第二。
2021年、2022年及2023年,上海細胞治療集團醫院住院就診人次分別達至3191人次、3690人次及6636人次, 2021 年至2023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44.2%。其中,開放床位的利用率由2021年的40.3%增至2022 年的49.6%,并進一步增至2023年的54.8%。
在細胞藥物研發方面,上海細胞治療集團研發的BZDS1901是全球首款聚焦實體瘤治療的抗PD-1納米抗體裝甲化的CAR-T細胞藥物。據介紹,BZDS1901已從國家藥監局獲得治療間皮素陽性實體瘤的I期和II期臨床試驗的IND批準并獲得了FDA的惡性間皮瘤孤兒藥認證。
2021年、2022年、2023年,上海細胞治療集團的收入分別約為人民幣4.98億元、6.19億元和7.60億元,毛利分別約為2.80億元、3.06億元和4.40億元,凈虧損分別約為4.66億元、5.42億元和4.88億元。
貝多財經了解到,上海細胞治療集團的收入主要由細胞儲存及相關服務貢獻。報告期內,該公司的細胞儲存及相關服務收入分別為3.96億元、3.57億元和5.99億元,占其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9.5%、57.7%和78.9%。
據招股書披露,上海細胞治療集團的細胞儲存服務板塊還實現了盈利,分別錄得利潤約6590萬元、4180萬元和1.53億元,2021年至2023年的年復合增長率為52.5%。與之對應的是,該公司的細胞儲存服務增量儲存份數分別約為16600份、24700份及32600份。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上海細胞治療集團在上海、北京和河南的細胞儲存庫總占地面積約6200平方米,總儲藏容量約9.06萬升。據介紹,該公司主要通過與機構合作伙伴及渠道代理商合作,綜合運用營銷策略,向終端客戶提供細胞儲存服務套餐。
不僅如此,上海細胞治療集團還有部分收入來自腫瘤醫療服務,即由上海大學附屬孟超腫瘤醫院貢獻。報告期內,該公司的腫瘤醫療服務收入分別為1.01億元、1.02億元和1.43億元,分別占總收入的20.2%、16.4%和18.8%。
此外,細胞藥物開發服務、細胞充能產品也已開始為上海細胞治療集團貢獻收入。目前,該公司已經建立了由七種候選產品組成的產品管線,并從細胞藥物開發服務產生了小部分收入。2023年下半年,該公司錄得細胞充能產品銷售收入約970萬元。
在本次上市前的股東架構中,錢其軍通過控制白澤生物科技持股11.74%,員工持股平臺湖州白澤持股10.34%,上海柏寰持股1.88%,上海昱寰持股0.93%,嘉興乘黃持股0.62%,上海祺寰持股0.18%,上海吉量持股0.32%,上海摯寰持股0.29%,上海蕭稍持股0.15%。
據招股書披露,錢其軍、袁小南夫婦分別持有95%、5%的白澤企業發展為湖州白澤、上海柏寰、上海昱寰、嘉興乘黃、上海祺寰、上海吉量、上海摯寰、上海蕭稍的執行合伙人。據介紹,上述股東為單一最大股東集團,錢其軍合計可行使26.43%的投票權。
另外,若干投資者及員工持股平臺上海陸吾嘉持股5.27%,姚記科技持股11.16%,君聯資本通過北京君聯、上海君祺分別持股5.45%、5.45%,上海乘黃企業發展通過寧波圓達、上海景波分別持股7.08%、0.67%。
同時,太平洋保險通過中國太平洋人壽持股6.20%,海爾集團旗下海爾資本通過群島千帆持股4.74%,興業銀行通過興晟眾澤持股3.48%,聯新投資、九洲創投、建銀國際等也是上海細胞治療集團的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