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行星
來源|貝多財經
7月25日,Mirxes Holding Company Limited-B(以下簡稱“覓瑞集團”)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材料,計劃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中金公司和建銀國際為其聯席保薦人。
據招股書介紹,成立于2014年的覓瑞集團是一家起源于新加坡的核糖核酸(RNA)技術公司,專注于在全球范圍內普及疾病早期檢測的診斷解決方案,開發了用于癌癥及其他疾病早期檢測的microRNA(miRNA)檢測試劑盒。
據貝多財經了解,覓瑞集團在境內的主要經營主體為覓瑞(杭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天眼查信息顯示,覓瑞(杭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2月,注冊資本為1500萬元,法定代表人為鄒瑞陽,由覓因生物全資控股。
覓瑞集團是全球為數不多的已獲得分子癌癥篩查行業體外診斷產品監管批準的公司之一,產品管線豐富、醫用價值可觀。但作為已實現商業化的醫藥企業,該公司仍處于虧損狀態,業績并不穩定。
本次沖刺港交所上市,覓瑞集團究竟有幾成勝算?
一、癌癥早篩市場空間巨大
多年來,癌癥一直是全球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2022年,十大癌癥類型約占全球癌癥總死亡人數的71%,其中,按死亡人數計,肺癌、結直腸癌、肝癌及胃癌并稱為四大癌癥,是癌癥死亡現象產生的“重災區”。
而隨著科技的發展,“談癌色變”的時代也逐漸遠去。根據世衛組織的數據,在兩個癌癥患病率較高的國家中,雖生存率因癌癥類型和國家而異,但在面對癌癥于晚期轉移階段開始接受治療的情況時,其生存率均下降了80%以上。
在東南亞、中國、日本及美國等選定國家或地區,癌癥篩查潛在市場在2022年的總規模約為456億美元,該數據預計以5.2%的復合年增長率增至2032年的756億美元。
目前,主要癌癥早期篩查方法包括蛋白質類標志物、影像檢查、內窺鏡檢查及液體活檢。其中,液體活檢的原理是對血液及尿液等液體樣本進行檢測,以尋找循環腫瘤細胞、ctDNA及miRNA等癌癥生物標志物。
近年來,液體活檢以其便攜、無創及相對較高的靈敏度與準確率,正逐漸成為癌癥早期篩查方法的未來趨勢。
二、細分賽道先驅,業務布局成熟
覓瑞集團的主營產品,正是以液體活檢為原理的miRNA早期檢測試劑盒。
經過多年的市場布局,覓瑞集團已形成了兩大業務分部,分別為提供各種疾病早期檢測產品及服務、多組學候選發現及臨床基因組檢測的早期檢測及精準多組學分部和傳染病分部。
細分來看,在早期檢測業務方面,覓瑞集團專注于開發、生產及商業化可進入大眾市場的miRNA早期檢測試劑盒產品。其中,該公司的核心產品GASTROClear?為全球首款也是唯一一款獲批準進行胃癌篩查的分子診斷IVD產品。
招股書介紹,GASTROClear是一個由12種miRNA生物標志物組成的用于胃癌篩查及早期檢測的基于血液的miRNA檢測組。該產品于2019年9月獲得新加坡衛生科學局的C類IVD證書,并實現商業化。
2023年3月,覓瑞集團在中國就GASTROClear的注冊臨床試驗招募了約9400名受試者。據介紹,該公司還計劃于2023年第四季度前向中國國家藥監局提交GASTROClear的注冊申請。
此外,覓瑞集團還擁有涵蓋肺癌、結直腸癌等多類癌癥及心血管疾病的基于血液miRNA的檢測試劑盒產品。其中,LungClear為全球首個商業化的基于miRNA的肺癌早期篩查LDT服務。
覓瑞集團的傳染病業務則作為早期檢測及精準多組學業務分部的補充而存在。據招股書數據披露,該公司于疫情期間已為約35個國家開發、生產及部署Fortitude?診斷試劑盒,以應對COVID-19疫情。
三、營收難言穩定,明星產品優勢漸顯
不過,就業績表現來看,站在癌癥早篩市場前沿、已成功實現商業化的覓瑞集團并未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風口掘金”。
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前四個月,覓瑞集團的營業收入分別為6064.98萬美元、1775.90萬美元和577.51萬美元,其中,2022年的營收相較2021年下降了70.7%,堪稱斷崖式下跌。
不難看出,Fortitude診斷試劑盒所在的傳染病業務是撐起覓瑞集團營收的主力軍,但隨著其對GASTROClear產品在新加坡以外市場的商業化投入等因素,該公司的早期檢測及精準多組學業務正在實現“后來居上”。
2021年和2022年度,覓瑞集團來自傳染病業務分布的收入分別占總收入的89.6%和42.2%。2023年前四個月,該項目的占總收入的比例則降至20.8%,遠不及2022年同期的64.9%。
相比之下,覓瑞集團的早期檢測及精準多組學業務分布的收入的占總收入的比例則從2021年的10.4%大幅增至2022年的57.8%,該項數值于2023年前四個月再度增長至79.2%。
四、虧損額度連年拉大,依靠融資“輸血”
截至目前,覓瑞集團仍處于虧損狀態。2022年,該公司錄得虧損5620.27萬美元,虧損額度較2021年的308.11萬美元大幅增加。
而2023年前四個月,覓瑞集團錄得虧損2158.71萬元,以趨近于2022年度總虧損額的一半。從這個維度看,若該公司仍無法扭轉此番虧損態勢,其2023年的總虧損額或將繼續拉大。
導致覓瑞集團的大額虧損的主要原因其候選產品高額的開發及商業化成本。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前四個月,該公司的研發開支分別為788.21萬美元、1848.18萬美元和665.93萬美元,分別占總收入的13.0%、104.1%和115.3%。
貝多財經了解到,占比最大的是其一般及行政開支。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前四個月,該公司的一般及行政開支分別為2667.16萬元、2677.58萬元和1005.70萬元,分別占同期總收入的44.0%、150.8%和174.1%。
而支撐覓瑞集團持續“燒錢做研發”的資本,主要來源于融資。本次上市前,該公司已完成多輪融資,融資金額達1.45億美元,其中2023年7月D輪融資5000萬美元,投后估值約為6億美元。
此外,覓瑞集團還曾獲得政府以補貼形式授予的補助。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前四個月,該公司分別獲得政府補助76.95萬元、105.18萬元和31.88萬元。其中,新加坡政府機構向其發起的研究項目提供了超500萬新加坡元的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