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貝多財經從港交所披露易了解到,方舟云康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方舟云康”)的上市申請材料已經“失效”,目前已經無法正常查看或下載。據了解,方舟云康于2022年11月21日在港交所遞表,至今已有6個月的時間。
此前招股書顯示,方舟云康計劃在港交所主板上市,花旗環球金融亞洲有限公司、UBS AG Hong Kong Branch、農銀國際融資有限公司為其聯席保薦人,申報會計師為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香港執業會計師)。
貝多財經了解到,招股書“失效”是港交所的正常機制,代表擬發行人的財務審計數據過期,需要補充新一期的財務數據。根據規定,擬發行人在“失效”后的3個月內補充最新財務資料,即可繼續上市流程。
據此前招股書介紹,方舟云康開展的業務專注于慢病管理,以滿足慢病(如高血壓、心血管及呼吸系統慢病)患者未獲滿足的需求。方舟云康在招股書中稱,其打造了創新的閉環業務模式,提供全方位的綜合慢病管理服務,包括綜合醫療服務及線上零售藥店服務。
貝多財經了解到,方舟云康的全稱為廣州方舟云康信息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天眼查信息顯示,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為2000萬元,法定代表人為謝方敏,對外投資了7家公司,包括廣州方舟醫藥有限公司、廣州方舟互聯網醫院有限公司等。
方舟云康在招股書中援引據灼識咨詢資料稱,以2021年平均月活躍用戶計,其是中國最大的線上慢病管理平臺。于2021年,按處方藥商品交易總額絕對金額及占總商品交易總額的百分比兩者計,其亦在中國互聯網對消費者慢病管理平臺中排名第一。
招股書顯示,方舟云康主要提供綜合醫療服務、線上零售藥店服務、定制化內容及營銷解決方案,其中線上零售藥店服務為方舟云康的主要收入來源,2019年至2021年的收入占比分別為73.4%、74.5%和57.5%。
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以及2021年、2022年截至6月30日止六個月,方舟云康的收入分別約為3.03億元、11.60億元、17.59億元、7.60億元和9.93億元,毛利分別約為4291.9萬元、2.10億元、2.20億元、9312.3萬元和1.52億元。
不過,方舟云康暫未實現盈利。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方舟云康的凈虧損分別為1.30億元、9002.4萬元、3.04億和2.11億元,非香港財務報告準則計量的經調整凈虧損分別為9378.0萬元、6137.9萬元、2.07億元和6982.3萬元。
方舟云康在招股書中表示,由于業務重組,該公司2019年和2020年的收入比較不全面反映整體業務規模的變動。相比之下,方舟云康使用商品交易總額計量該公司的整體業務表現,即在健客平臺及通過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下達的所有訂單的總值。
招股書顯示,方舟云康的商品交易總額由2019年的人民幣6.98億元增加至2020年的12.94億元,并進一步增加至2021年的19.45億元。2021年上半年和2022年上半年,該公司的的商品交易總額分別為8.41億元和10.65億元。
本次上市前,謝方敏通過Fangrong Management持股20.24%,通過控制Xingyu Holdings L.P.、Fangzhan Holdings L.P.分別持股0.43%、0.42%。目前,謝方敏為方舟云康執行董事、董事會主席(即董事長)及行政總裁。
值得一提的是,已經搶先成為“慢病管理第一股”的智云健康(HK:09955)同樣未能找到盈利的方向。2019年、2020年和2021年,智云健康的凈虧損分別為5.65億元、28.97億元和41.53億元,經調整凈虧損分別為1.50億元、6.36億元和4.44億元。
公開信息顯示,智云健康于2022年7月6日在港交所上市,發行價格為30.50港元/股,總募集金額約5.80億港元。上市首日,智云健康跌破IPO發行價。而截至2023年5月25日,智云健康的股價報收7.52港元/股,累計下跌7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