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浙江海森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森藥業”)遞交招股書,準備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本次沖刺上市,海森藥業計劃募資6億元,將用于年產200噸阿托伐他汀鈣等原料藥生產線技改項目等。
據介紹,海森藥業是一家專業從事化學藥品原料藥及中間體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目前,該公司已經形成了以消化系統類、解熱鎮痛類和心血管類原料藥為主,以抗抑郁類、抗菌類等原料藥為輔,同時以抗病毒類、非甾體抗炎類等特色原料藥與制劑為預備的產品體系。
天眼查信息顯示,海森藥業成立于1998年2月,前稱包括東陽市海森藥業有限公司等。目前,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為5100萬元,法定代表人為王式躍,股東包括海森控股、王式躍、艾林等。
海森藥業在招股書中稱,該公司不僅注重新技術產業化,同時注重市場全球化。經過多年的管理積累與市場開拓,該公司已成為硫糖鋁、阿托伐他汀鈣等產品國內主要生產廠家之一,且在全球市場上也取得了較高的市場占有率。
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海森藥業的營收分別為2.67億元、2.85億元、3.89億元和2.11億元,凈利潤分別為6895.75萬元、6282.69萬元、9399.96萬元和5686.55萬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6328.11萬元、5769.02萬元、9006.64萬元和5176.81萬元。
招股書顯示,海森藥業的收入主要由原料藥業務貢獻。報告期內,海森藥業來自原料藥業務的收入分別為2.18億元、2.53億元、3.38億元和1.63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1.72%、89.24%、87.49%和77.66%。
報告期各期,海森藥業的主要產品為硫糖鋁、安乃近、阿托伐他汀鈣和PHBA。報告期各期,上述四種產品的營業收入合計數分別為1.96億元、2.28億元、3.11億元和1.77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3.50%、80.44%、80.29%和84.00%。
報告期各期,海森藥業上述四種產品的毛利貢獻合計數分別為8785.96萬元、8678.56萬元、1.24億元和和6468.09萬元,占各期主營業務毛利的比例分別為68.66%、77.85%、80.14%和81.84%。
報告期內,海森藥業的的研發費用金額分別為942.02萬元、1082.56萬元、1206.82萬元和580.10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53%、3.80%、3.10%和2.74%。截至招股書簽署之日,該公司在研產品14項,涉及原料藥和制劑。
據招股書介紹,經過多年的平臺搭建、人才儲備、研發投入和技術積累,海森藥業已經擁有一支在原料藥研發方面具有豐富經驗、結構合理的人才隊伍。截至招股書簽署之日,該公司已取得的專利共計22項,其中發明專利20項。
而智慧芽數據顯示,海森藥業共有32項專利申請信息,其中有效專利22項,涵蓋20項發明專利。通過算法分析,海森藥業的專利布局主要專注在衍生物、中間體、化合物、降血脂藥物、拆分劑等技術領域。
另據招股書披露,海森藥業2022年7-12月(下半年)的營業收入為2.11億元,較2021年同期增長4.47%;凈利潤4982.81萬元,較2021年同期增長-1.24%;扣非后凈利潤4912.68萬元,較2021年同期增長0.52%。
整個2022年,海森藥業實現營業收入約為4.23億元,較2021年同期增加8.69%;實現凈利潤1.07億元,較2021年同期增加13.50%;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1億元,較2021年同期增加12.02%。
同時,海森藥業預計該公司2023年1-3月(第一季度)的收入約為1.05億元至1.15億元,同比增加12.77%至23.51%;預計凈利潤約2450萬元至2650萬元,同比增加0.53%至8.74%;預計扣非后凈利潤約2450萬元至2650萬元,同比增加0.51%至8.72%。
本次上市前,海森控股持有海森藥業股份22,411,200股,持股比例為43.94%,為該公司控股股東。據介紹,王式躍、王雨瀟及郭海燕合計控制海森藥業93.18%股份,系該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IPO前,王式躍、王雨瀟及郭海燕分別直接持有海森藥業26.61%、3.41%及4.50%股份。同時,王式躍、王雨瀟及郭海燕通過實際控制海森控股間接控制海森藥業43.94%股份,王雨瀟通過泰齊投資間接控制該公司14.71%股份。
此外,艾林持股5.27%,王冬艷持股1.55%。據招股書介紹,王式躍為海森藥業董事長,艾林為董事、總經理,王雨瀟為董事、總經理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