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綠竹生物發布消息稱,該公司于2022年11月11日獲得中國證監會關于首次公開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H股)及境內未上市股份全流通(即“大路條”)的批復,下一步將根據香港聯交所的聆訊進度安排及資本市場狀況擇機發行。
據貝多財經了解,綠竹生物的全稱為北京綠竹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疫苗研發企業。據天眼查信息顯示,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為1.92億元,法定代表人為孔健,股東包括亦莊國投、建銀國際等。
此前的2022年6月28日,綠竹生物在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材料,中金公司為其獨家保薦人。本次沖刺港交所上市,綠竹生物擬將募資金額用于核心產品的臨床開發、制造及商業化等。
據招股書介紹,綠竹生物是一家致力于提供質優平價的人類疫苗和治療性生物制劑的生物技術公司,以預防和控制傳染性疾病并解決治療癌癥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尚未滿足的主要醫療需求。
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綠竹生物的產品管線包括核心產品LZ901和K3在內的三款臨床階段的在研產品、以及四款臨床前階段的在研產品。其中,核心產品LZ901為自主開發的重組帶狀皰疹候選疫苗,預計將成為全球首款具有四聚體分子結構的帶狀皰疹疫苗。
截至目前,綠竹生物尚未實現商業化,仍處于虧損狀態。招股書顯示,綠竹生物2020年、2021年和2022年第一季度的其他收入分別為497.8萬元、689.6萬元和357.5萬元;期內虧損(凈虧損)分別為1.74億元、5.39億元和4429.7萬元。
報告期內,綠竹生物的研發投入分別為1566.5萬元、4298.3萬元和2174.8萬元。截至最后可行日期,綠竹生物在中國已經注冊了4個商標,且有3項發明專利獲得授權。另外,該公司在全球范圍內提交了10項專利申請。
據智慧芽數據顯示,綠竹生物共有20項專利申請信息,均為發明專利申請,其中有效專利5項。通過算法分析,綠竹生物的專利布局主要專注在融合蛋白、糖蛋白、氨基酸、病毒疫苗、胞外區等技術領域。
據介紹,綠竹生物預計將于2022年第四季度在中國完成LZ901的II期臨床試驗,于2023年第一季度啟動III期臨床試驗,并于2024年第二季度向國家藥監局提交LZ901的NDA(新藥申請)。
值得一提的是,綠竹生物的賬面資金相對較為緊張。截至2022年3月31日,綠竹生物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為1741.5萬元,而截至2021年12月31日則為3203.0萬元。綠竹生物在招股書中稱,該公司估計現有資金能夠維持約6.9個月(即最多至2022年底)。
若能夠順利上市并完成募資,綠竹生物預計資金可維持約30.5個月。綠竹生物在招股書中表示,“我們將繼續密切監察運營資金,并預期于需要時籌集下一輪融資,其最低緩沖額為十二個月”。
為了延長資金的使用期限,綠竹生物還將前期融資的所得金額用于理財。
截至2020年、2021年末和2022年3月31日,綠竹生物按公平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分別為1.78億元、5.32億元和6.38億元,主要是由于2021年使用B輪融資所得款項購買理財產品,2022年初使用B+輪融資所得款項購買理財產品。
綠竹生物在招股書中表示,作為資金管理的一部分,當現金足以涵蓋日常業務運營時,該公司會投資若干理財產品,以更好地利用剩余現金。據貝多財經了解,綠竹生物的B輪、B+輪部分金額均已被用于購買理財產品。
根據招股書介紹,綠竹生物從2019年第三季度完成的A輪融資中籌得2.50億元,從2021年第三季度完成的B輪融資中籌得3.50億元,從2022年第一季度完成的B+輪融資中籌得1.20億元,從2022年第二季度的C輪融資中籌得2.18億元。
本次上市前,綠竹生物的外部投資者合計持有該公司約48.15%的股份。其中,北京亦莊持股10.23%,北京亦莊二期持股9.54%,北京賽升(SZ:300485)持股7.16%,建銀國際通過建銀資本持股6.07%。
相比之下,綠竹生物執行董事、總經理、董事會主席兼首席科學家孔健持股30.35%,執行董事、副總經理張琰平持股10.52%,二人為夫妻關系;橫琴綠竹有限合伙持股6.41%,孔健、張琰平夫婦以及橫琴綠竹有限合伙為一組控股股東,合計持股約4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