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安能物流(HK:09956)發布自愿性公告稱,該公司董事會獲執行董事、董事會主席(董事長)、主要股東王擁軍告知,后者于2021年12月9日至2021年12月13日期間通過Double Brighten增持了安能物流部分股份。
根據公告,Double Brighten于市場上增持13.2萬股該公司普通股股份,總代價約為120萬港元(即平均價格約為每股股份9.0845港元)。安能物流表示,增持事項充分體現王擁軍對該公司未來前景的信心以及對于該公司持續發展的支持。
增持后,王擁軍對安能物流的權益由432,492,804股股份增加至432,624,804股股份,于該公司的持股比例由約37.20%增加至37.21%。截至公告之日,王擁軍通過受控法團持有135,419,983股股份,通過一致行動協議擁有297,204,821股股份的權益。
據貝多財經了解,安能物流于2021年11月11日在香港聯交所(即“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本次在港交所上市,安能物流的IPO發行價為13.88港元/股,募資凈額約為10.09億港元(不考慮超額配售權)。
上市首日,安能物流便跌破發行價,盤中一度跌至12.82港元/股,收報13.48港元/股,較發行價下跌2.88%。不過,安能物流最終厘定的發行價已是其此前招股范圍(每股13.88至16.88元)的下限。
此后,安能物流的股價屢創新低。12月6日盤中,安能物流的股價曾一度跌至8.50港元/股。截至2021年12月14日收盤,安能物流收報8.65港元/股,較IPO發行價的累計跌幅為37.68%。按此計算,安能物流的總市值為100.6億港元。
相比之下,安能物流11月11日上市之時的總市值為160.5億港元。這意味著,安能物流的總市值在過去一個月的時間“蒸發”約60億港元。而安能物流本次上市募集資金總額也不過10億港元上下。
此前,安能物流CEO兼總裁秦興華曾在該公司上市儀式現場稱,“上市對于安能來說意味著更大的責任與擔當,下一個十年,安能將堅定信念、價值、生存方式,不斷完善自我,與時間做朋友,穩扎穩打,做長期有價值的事,成為一家優秀成長型企業。”
而今,時間似乎沒打算和安能物流“做朋友”,反而給該公司的投資人一記又一記重拳。本次上市,安能物流引入了一家基石投資人——嘉實基金管理的Harvest SPC,認購約1250萬美元(或約9723萬港元)股票,至今約縮水3663.6萬港元。
另據貝多財經了解,紅杉資本、華平投資還在早前退出了對安能物流的投資,不再是后者的主要股東。安能物流對此解釋稱,“股東是否繼續持有股權并不代表其對安能物流未來發展具有信心與否,股東擁有自由支配權”。
在安能物流上市前的股權架構中,大鉦資本對其的持股比例為27.81%,鼎暉投資持股10.39%,CPE(中信產業基金)持股6.87%。IPO后,大鉦資本持股24.60%,鼎暉投資持股9.19%,中信產業基金持股5.95%,平安、凱雷集團等也是其股東。
財務方面,安能物流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的營收分別為53.32億元、53.38億元和70.82億元,對應的凈利潤分別為-21.13億元、-2.14億元和2.18億元。2021年前4個月,安能物流的收入為28.37億元,凈虧損22.50億元。
在非香港財務報告準則下,安能物流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經調整后的凈利潤分別為-16.12億元、2.10億元和6.54億元。2021年前4個月,安能物流錄得調整后凈利潤1.83億元。
截至2021年4月30日,安能物流在全國擁有近151家自營分撥中心、自營車隊由約2400輛干線高運力卡車牽引車和3600多輛掛車組成,擁有29400多家貨運合作商和代理商,快運網絡覆蓋中國約96%的縣城和鄉鎮。
從貨運總量來看,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安能物流的貨運總量分別為730萬噸、810萬噸和1020萬噸,2021年1-4月貨運量為360萬噸。根據艾瑞咨詢數據,于2020年,安能物流在全國性快運網絡中的市場份額為17.2%,排名第一。
艾瑞咨詢數據還顯示,貨運合作商平臺模式下的快運網絡貨運量在2020年至2025年間預期將實現35.1%的復合年均增長率。因此,安能物流所在的快運市場仍有較大的增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