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年末,年終獎總是繞不開的話題:今年會有年終獎嗎?年終獎發幾個月?是否該為年終獎跳槽?……
近日,陸金所、陸基金聯合脈脈發起了《2020 職場人年終獎真相調研》(以下簡稱“調研”),脈脈數據顯示,超過65%的脈脈職場人年終獎沒有縮減,甚至6.35%的人年終獎超10個月工資,且超過4成人表示會拿年終獎進行理財。
超四成打工人選擇拿年終獎投資
從此次調研結果來看,年終獎發放數額,行業間存在著明顯的差異。調查顯示,半數職場人少于或等于1個月工資,6.35%的人年終獎則超10個月。后者中,有三成從事IT或互聯網行業,金融行業占比也超過10%。
什么行業會有10個月的年終獎
從年終獎的用途來看,除了購物等剛需用途外,不少人選擇投資理財。調研顯示,40.58%的人拿到年終獎后,最想做的是“拿去投資理財錢生錢”,而選擇“放銀行最保險”的人只占5.08%。
陸金所平臺數據也顯示,用戶年末理財情緒高漲,2020年11-12月用戶平均每月在線時長,相比1-10月平均值,陡增了近50%。
陸金所2020年1-12月用戶每月在線時長
業內人士分析稱,受疫情影響,往年占據大頭的春節旅游費用被節省了下來,加上國內積極的投資環境以及“基金投資熱”的帶動,讓手上有閑錢的人更愿意用投資理財來實現年終獎“錢生錢”。
同樣是投資理財,相比于男性職場人,女性職場人更愛,也更善于理財。調研顯示,202 年女性正收益占比高達58.9%;無獨有偶,陸金所等平臺數據顯示2020年新增活躍投資用戶中,女性用戶占比也達到57%,高于男性。
2020年,誰的理財正收益率更高?
女性職場人占據了理財界的大半江山,收益率也不讓須眉。網友熱議,在中國女性才是家庭CFO。
95后更愛“投基”
脈脈調研顯示,39.09%的打工人更傾向于選擇投資基金為年終獎增值;而最受95后投資者喜愛的,也是基金。陸基金等平臺數據顯示,95 后投資者62%的交易為公募基金投資。
不同年限的打工人,誰更愿意拿年終獎去理財
2021開年以來,基金產品密集發行。新增“基民”中,90后的比例持續上升,占據一半以上。對于新基民來說,基金不僅是理財產品,也像是一種社交工具。當代年輕人曾經在茶余飯后會聊明星八卦,如今話題則變成了基金。近期甚至有基民為明星基金經理成立了后援會,追星式炒基成為熱潮。
打工人更傾向于用哪種理財方式讓年終獎增值?
2020年,公募基金總體規模和新增規模等多項數據刷新了歷史新高。
面對瘋狂的市場,除了客觀了解自己的風險偏好和風險承受能力,還要做好資產配置,陸金所數據顯示,有錢人的資產配置意識更強:投資額在100萬以上的用戶中,約52%的用戶持有產品數量達5支以上;資產在100萬以下的投資者中,這一比例僅為1.56%。